close

G2655CA5VFQY8CAYNW5ZFCAKZM6WGCAVZFQJ1CAZDHKU2CAO5SWW6CA1PA9R4CA8R1UNHCAKF08PFCA8XQI5XCAEZS1K6CAG4ZN1MCAQXFO9VCAQ3CJBFCAFRUR0ZCAD56TJUCADYF8IQCARYNBQO.jpg   


上次「10個顛覆你對NBA想法的觀點」一文受到「熱烈」討論,其實不管你信不信,多接觸不同的觀點總是可以有腦力激盪的效果,因此這次我們繼續探討所謂的「主場優勢」的原因到底為何?


在進入本文之前,首先要說明以下文字和上次的部分文字皆出自「Scorecasting: The Hidden Influences Behind How Sports Are Played and Games Are Won」一書,作者Tobias Moskowitz是芝加哥大學財務學教授,L. Jon Wertheim則是運動畫刊的作者,這本書探討了不少職業運動的傳統觀念是否為真,還有這些觀念背後的原因,如果有興趣可以找來讀讀。(如果一併附上Mark Cuban的評論是「我愛這本書。如果我告訴你原因,NBA又會要罰我錢了。」不知道會不會比較引起興趣。)


不過不要擔心,「主場優勢」真的存在,根據統計,從1946年到2009年球季,NBA主場球隊的勝率大約是62.7%,近十年則大約是60.5%。這個勝率在北美四大職業運動中排名第一,NHL主場球隊的勝率大約是59.0%,NFL主場球隊的勝率大約是57.6%,MLB主場球隊的勝率大約是54.1%,但是英超足球主場球隊的勝率又更高,大約是63.1%,NCAA籃球的主場球隊勝率則約是69.1%。


不管是哪種運動,不管是職業或是業餘,不管是哪個聯盟,主場球隊的勝率總是比較高一些,這對球隊來說當然是好事,主場球隊贏球,球迷就開心,於是更願意在飲食部門、紀念品部門消費,願意繼續為他們的季票續約,贊助商會繼續掏錢,電視台也會奉上銀子購買轉播權,所以就商業層面來說,主場優勢對球隊經營是有利的。但是為什麼會有主場優勢?


傳統觀念一:主場球隊贏球,因為有觀眾的支持


聽起來很有道理不是嗎?當你出場時有著煙火特效,當你得分的時候有著滿場球迷歡呼加油,應該會讓你打得更好,而如果你一拿到球就得面對滿場噓聲,場邊球迷還要對你說垃圾話,你的表現應該也會隨之下滑吧?


可惜不是。因為觀眾的效應太難測量,每一球其實都有太多變數影響,所以這裡以籃球裡最制式的得分方式-罰球來做比較。如同之前文章所提到的,過去二十年超過23,000場的NBA比賽,客場球隊的罰球命中率平均是75.9%,而主場球隊的命中率……也是75.9%,兩者近乎相同。


或許你會想,也許在比賽的不同時段會產生差異,比如說比賽關鍵的最後幾分鐘,理論上球迷應該會努力想要干擾客隊的罰球吧,結果客隊的罰球命中率還是跟主隊差不多。


結論:觀眾支持對場上球員的影響並不大。


傳統觀念二:主場球隊贏球,因為客隊要舟車勞頓


聽起來也很合理吧?客場球隊多半要搭著飛機,半夜降落在不熟悉的地方,再搭車到下榻的旅館,面對不熟悉的床和枕頭,不熟悉的環境,這些都會影響球員的睡眠和體力,並且進而影響他們在場上的表現吧?


可惜沒有。舟車勞頓會有影響,但不足以構成主場優勢。前面提到的幾大運動都有所謂的同城(或者鄰城)大戰,NBA有洛杉磯湖人隊對上洛杉磯快艇隊,NHL有紐約騎兵隊對上紐約島人隊或紐澤西魔鬼隊,MLB有芝加哥小熊隊對上芝加哥白襪隊,MLB有紐約洋基隊對上紐約大都會隊,洛杉磯道奇隊對上天使隊,舊金山巨人隊對上奧克蘭運動家隊。照理說這些城市就在附近,所以客場球隊奔波的效應應該近乎不存在,也沒有調整時差的問題。


可惜主場優勢依舊相同,主場球隊的勝率差不多,客場球隊也沒有輸得比較少。


結論:舟車勞頓不足以構成主場優勢。


傳統觀念三:主場球隊贏球,因為賽程對他們比較有利


籃球是一個大量消耗體力的運動,充滿了全速奔跑,移動和跳躍,所以要連續兩天出賽對體力的負擔是很大的。根據統計,NBA球隊連續兩天出賽時,第二場的勝率只剩下36%。客隊要進行比較多場背靠背的比賽,所以他們的勝率比較低,聽起來有些道理吧?


這的確是造成NBA主場優勢的部分原因。NBA球隊平均每季大約會有20場背靠背的比賽,其中大約有14場是在客場。根據之前提到的數據,球隊平均只會贏得其中36%的客場比賽,這比起球隊在不用背靠背出賽時的客場表現,的確會有一點影響。


還不只如此,主場球隊連續出賽的情形比較少,而且賽程也排得比較鬆散,這些都會對場上表現造成影響。根據估計,NBA的主場優勢大約有21%可以歸因於賽程安排,如果除去這項影響,NBA主場優勢大約是六成。


NBA會告訴你較為密集的客場比賽是為了經濟因素,可以節省一些旅途費用等等。但是巧妙的是,這反倒影響了客場球隊的表現。而這似乎證明了聯盟也樂見主場球隊贏球。舉例來說,每支球隊的主場開幕戰,他們對上的球隊幾乎不是較弱,就是與主隊差不多糟。另一方面,NBA的幾支處在大市場的球隊,賽程的安排總是稍稍對他們比較有利。回到我們一開始提到主場優勢的商業因素,會發生這種事也不讓人意外。


但這樣對主場優勢造成的影響有限,而且也不是每種運動都會有這樣的賽程差異,但是主場優勢卻是普遍存在,為什麼?


傳統觀念四:主場球隊贏球,因為他們知道球場的獨特之處


這點對於NBA球隊來說應該是差距最小的。所有的NBA球場都是10呎高的籃框、94呎長的球場、15呎遠的罰球線,比賽都是在室內進行,不會受到天氣干擾,就連場內的部份擺設都有聯盟規定。但是對於其他運動來說,可就沒有這麼制式了。


因為NFL比賽大部分在室外進行,所以不同城市的比賽可能得面對不同的天氣條件,12月在加州比賽和在紐約州比賽,天氣可完全不一樣。但是這會是主場優勢的原因嗎?


結果不是,統計從1985年到2009年的6000場比賽,主場優勢依舊是差不多,天氣對比賽結果的影響並不大。


那麼主場優勢的原因到底為何?答案可能依然在觀眾,只是他們的影響不在於球員,而在於場上的另外一些人-裁判。而且觀眾的聲音越吵,裁判的偏見就越大。


當然,要決定有沒有主場哨是很不容易的。理論上你可以先檢驗裁判吹哨的準確度,然後再檢驗這些吹哨結果是對主場球隊或者客場球隊有利。但這實在是太困難了,因為這不但過於主觀,而且也不能排除場上其他各式各樣變因的影響。比賽的進行和球員的反應如此快速,要控制所有變因檢驗主客場的吹哨差異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

如果我們發現客場球隊被吹犯規的次數比較多,是不是可以解釋所謂的主場哨呢?不盡然如此。也許客隊打得比較具侵略性,或者因為他們知道有主場優勢的存在,所以打球時後更加拼命,也或者因為他們背靠背出賽後體力不足,所以只能用犯規阻擋對手的進攻,所以雖然客場球隊被吹犯規的次數真的比較多,但是要說有主場哨是不足夠的。


記得之前提到主隊和客隊的罰球命中率幾乎差不多嗎?但是主場球隊站上罰球線的次數要比客場多,平均一場大概多出1到1.5次。如同之前所說的,罰球次數較多也不足以說明主場哨,畢竟客場可能因為種種原因犯比較多規。那麼如果檢驗主隊和客隊犯規、失誤和違例的種類呢?


有些犯規需要裁判更多的判斷,比如說進攻犯規或者阻擋犯規。結果進攻犯規對主隊有利的情況,是其他犯規情形的兩倍。如果是那些會造成進攻權轉換的犯規對主隊有利的情況,幾乎是沒有進攻權轉換的犯規的四倍。


至於失誤和違例呢?24秒進攻時間和5秒發球時間有比較清楚的標準,但是走步呢?結果客隊球員被吹走步的機率比主隊球員高出15%。


NBA主場球隊平均可以比客場球隊多得3.4分左右,如果把之前罰球線上差的0.8分,加上那些裁判吹主客隊失誤和犯規的差異和造成的結果,不要忘了之前提到賽程的差異,這差不多就是NBA主場優勢的全部了。


主場哨常常是球迷陰謀論的主題,裁判會對主隊吹判比較友善,因為背後有一大堆的商業因素,但是除此之外,有沒有比較合理的解釋呢?


心理學家發現社會影響(social influence)對人的行為和決定有很大影響,甚至是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之下,這叫做「從眾行為(conformity)」,也就是人們的決定常會順從於團體的意見。


當人們面對巨大的壓力─比如說一大群怒吼亂叫的球迷之前─很自然會想要減輕這樣的壓力。而對主場球隊有利的判決,不管是不是裁判有意識下的行為,都會對紓解這種壓力有幫助。尤其場上情形很有可能都是在轉瞬之間發生,裁判也不見得真的看清楚經過,這時候從觀眾的反應尋找正確吹判的線索是有可能的。值得一提的是,這不盡然意味裁判有意識地要讓主場球隊得利,他們只是在做他們認為正確的吹判,只是他們的觀點已經受到影響了,而且他們自己可能沒有察覺。


如果這樣的觀察是正確的,依據心理學,當觀眾的數量越多,被吹判的行為越模糊的時候,這樣的結果會更為明顯。記得之前提到,客隊球員被吹走步的機率比主隊球員高出15%嗎?如果是在進場觀眾人數倒數前五名的比賽,這樣的差異會降低到6%,而如果在進場觀眾最多的比賽,主隊球員被吹走步的機率,最多比客隊球員要少了28%。


回到一開始的觀察,如果裁判真的是主場優勢的最大原因,那麼裁判對比賽的影響力越大,主場優勢就會更明顯,結果足球比賽中的主場優勢是最大的,籃球次之,棒球最小。如果觀眾人數真的對裁判吹哨有影響,那麼觀眾人數越多,主場優勢應該會更明顯,結果足球是主場優勢最大的運動。


這樣可以解釋主場優勢的原因嗎?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ingping 的頭像
    pingping

    The Boston Garden

    ping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